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截面尺寸大于1m的混凝土结构,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其施工特点是:要求结构整体性高、连续浇筑,结构体积大,浇筑混凝土后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和热应力。结构较厚、体积较大、配筋较密、混凝土较多、施工条件较复杂、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完整性和耐久性要求。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高质量的施工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施工领域的双重扩张下,大体积混凝土逐渐应用于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但由于混凝土内部蓄热量大,温度应力增大,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设计和施工中。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板的顺利施工,必须从材料选择、技术措施等相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1)水泥:由于普通水泥的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时,大量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温差较大。ich引起混凝土内部的压应力和表面的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会发生温度裂缝。因此,选用低水化热比的矿渣波特兰水泥为42.5级。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2)粗骨料:粒径5~25mm,含泥量不超过1,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碎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和较高的抗压强度,可降低耗水量和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泥用量。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集料:采用中砂、山砂(45%)和人工砂(55%),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小于5,采用中、粗粒径较大的粗砂拌和混凝土,可使耗水量降低10%左右。细砂拌和混凝土,同时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温升,减少混凝土收缩。
(4)外加剂: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粉煤灰不仅可以代替大部分水泥,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并且由于具有球形光泽,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为了减少水泥用量,用10%-15%的水泥代替15%-20%二级粉煤灰的水泥。
(5)外加剂: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减缓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减水剂,混凝土的初始凝结时间为5h,最终凝结时间为12h。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硫铝酸钙使混凝土适度膨胀,通过补孔、切断连通的毛细通道,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SED微膨胀是UEA。
(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采用60天或90天的后期强度,以满足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的要求。满意的。
(2)混凝土配合比有待改进和试验,设计是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的。
(3)粉煤灰用于外掺时,在砂料中只扣除相同体积的砂量,此外,为了满足施工要求,还应考虑水泥的供应。
在浇筑初期,除了满足每种混凝土被覆盖和捣固新的混凝土层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结构尺寸、钢密度、混凝土供给和水化热。
1。综合分层。即在第一层浇注完毕后,再转回第二层浇注,此时应确保第一层混凝土尚未凝固,因此逐层连续浇注直至竣工。采用这种方案,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过大。施工中宜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必要时可分为从中间浇注到两端浇注或从两端浇注到中间浇注两段。
2。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底部开始,经过一定距离后浇到第二层,然后依次向前浇其他层。因为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部后,第一层混凝土的端部没有了。开始凝固,但从第二阶段开始依次分层浇筑。此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需要较少混凝土且不像第一方案那样集中的情况。此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较小、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三。倾斜分层。倾斜平面的斜率不应大于1.3,它适合于结构的3倍长度。混凝土从浇注层的下端开始逐渐向上移动。
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砌块内外温差,降低冷却速度,对降低砌块自约束应力,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抵御外部约束应力的开裂具有重要意义。
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表面平整后,在混凝土表面喷水,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用绝缘材料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应在夜间严紧覆盖,防止混凝土外露。中午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地揭开保温材料进行散热。在底部塑料布下预设供水软管。供水软管沿管道长度每100毫米开5毫米孔。根据底面的潮湿情况,将水注入管道中。维护过程由一个特殊的人承担。
为防止混凝土泌水及初凝前表面粉化和塑性收缩,需要进行多次摩擦和压缩,最后一次摩擦时,采用边缘提升、边缘摩擦和边缘覆盖。如墙体、柱筋、钢柱等,吊袋板、塞子聚苯乙烯板等,尽量覆盖,避免冷桥现象。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不得踩踏。浇注后24小时内,除测温设备和覆盖材料外,不得踩踏。只有当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和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0℃时,绝缘层才能被去除。N 20摄氏度,可安排在中午时温度相对较高时去除。
{ 1 }吉烨银。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项目中的实践四川建筑材料,2009,(6)。
文章地址:http://www.hnkmjd.com/xyzx/456.html ,水泥发泡机,注浆泵,矿用注浆泵,矿用湿喷机,湿喷机,砂浆输送泵,矿用喷浆机;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出处!
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板的顺利施工,必须从材料选择、技术措施等相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1)水泥:由于普通水泥的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时,大量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温差较大。ich引起混凝土内部的压应力和表面的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会发生温度裂缝。因此,选用低水化热比的矿渣波特兰水泥为42.5级。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2)粗骨料:粒径5~25mm,含泥量不超过1,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碎石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和较高的抗压强度,可降低耗水量和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水泥用量。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集料:采用中砂、山砂(45%)和人工砂(55%),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小于5,采用中、粗粒径较大的粗砂拌和混凝土,可使耗水量降低10%左右。细砂拌和混凝土,同时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温升,减少混凝土收缩。
(4)外加剂: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粉煤灰不仅可以代替大部分水泥,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并且由于具有球形光泽,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为了减少水泥用量,用10%-15%的水泥代替15%-20%二级粉煤灰的水泥。
(5)外加剂: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减缓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缓凝减水剂,混凝土的初始凝结时间为5h,最终凝结时间为12h。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硫铝酸钙使混凝土适度膨胀,通过补孔、切断连通的毛细通道,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SED微膨胀是UEA。
(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采用60天或90天的后期强度,以满足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的要求。满意的。
(2)混凝土配合比有待改进和试验,设计是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的。
(3)粉煤灰用于外掺时,在砂料中只扣除相同体积的砂量,此外,为了满足施工要求,还应考虑水泥的供应。
在浇筑初期,除了满足每种混凝土被覆盖和捣固新的混凝土层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结构尺寸、钢密度、混凝土供给和水化热。
1。综合分层。即在第一层浇注完毕后,再转回第二层浇注,此时应确保第一层混凝土尚未凝固,因此逐层连续浇注直至竣工。采用这种方案,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过大。施工中宜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必要时可分为从中间浇注到两端浇注或从两端浇注到中间浇注两段。
2。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底部开始,经过一定距离后浇到第二层,然后依次向前浇其他层。因为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部后,第一层混凝土的端部没有了。开始凝固,但从第二阶段开始依次分层浇筑。此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需要较少混凝土且不像第一方案那样集中的情况。此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较小、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三。倾斜分层。倾斜平面的斜率不应大于1.3,它适合于结构的3倍长度。混凝土从浇注层的下端开始逐渐向上移动。
减小大体积混凝土砌块内外温差,降低冷却速度,对降低砌块自约束应力,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抵御外部约束应力的开裂具有重要意义。
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表面平整后,在混凝土表面喷水,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用绝缘材料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应在夜间严紧覆盖,防止混凝土外露。中午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地揭开保温材料进行散热。在底部塑料布下预设供水软管。供水软管沿管道长度每100毫米开5毫米孔。根据底面的潮湿情况,将水注入管道中。维护过程由一个特殊的人承担。
为防止混凝土泌水及初凝前表面粉化和塑性收缩,需要进行多次摩擦和压缩,最后一次摩擦时,采用边缘提升、边缘摩擦和边缘覆盖。如墙体、柱筋、钢柱等,吊袋板、塞子聚苯乙烯板等,尽量覆盖,避免冷桥现象。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不得踩踏。浇注后24小时内,除测温设备和覆盖材料外,不得踩踏。只有当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和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0℃时,绝缘层才能被去除。N 20摄氏度,可安排在中午时温度相对较高时去除。
{ 1 }吉烨银。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项目中的实践四川建筑材料,2009,(6)。
文章地址:http://www.hnkmjd.com/xyzx/456.html ,水泥发泡机,注浆泵,矿用注浆泵,矿用湿喷机,湿喷机,砂浆输送泵,矿用喷浆机;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出处!
上一篇:水泥混凝土泌水偏析问题的解决